就像身体一样,人类的心理也具有调适能力。“每个人都终将面临死亡,而且大部分人恐惧死亡。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,因为它告诉人们死亡并非想象的那样可怕。”
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终将面临的“必修课”,但通过心态调整和心理建设,或许它并没有那么可怕。近日,英国《卫报》就这一话题发表分析文章,编译如下:
厄内斯特·贝克尔在其著作《死亡否认》中写道,“对死亡的恐惧,无时无刻支配着人类”。周一早晨七点开始在跑步机上运动,身体稍有不适就去看医生,这都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强烈的恐惧。
研究表明,“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”这一事实,不仅支配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看法和做法,还影响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比如是否向慈善基金捐款,是否想要出名,支持什么类型的领导人,给孩子取什么名字,甚至会影响一个人对母乳喂养的看法。
当然最重要的是,死亡让我们感到恐惧。不少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死亡的焦虑,如疑病症、恐慌症和抑郁症等。此外,人们常常“谈死色变”。民调公司康雷斯201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,十个英国人中有八个不愿谈论与死亡有关的话题。
最近有一项新的研究得出结论:我们不必如此害怕死亡。
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和正常健康的人,将二者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作一比较研究。第一部分人是癌症晚期患者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(ALS)患者,他们在这项研究进行的过程中都陆续逝世了。第二部分人是正常健康的人,他们需将自己想象成时日不多的癌症晚期患者。研究者聚焦于这些人的博客内容,寻找其中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描述。
研究结果显示,相比想象自己患病的人,那些真正处于癌症晚期的病人,他们博客的内容和用词更加积极。而且,越临近医学判定死亡的日期,他们的情绪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。
科特·格雷是这项研究的一位工作人员,“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死亡,并关注那些积极的东西,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”。
此外,研究者还将在监狱中面临死刑的犯人,和那些想象自己被判死刑的人进行比较。同样的,前者较少使用消极的话语,更关注那些使生命有意义的事情,比如家庭或者宗教。
“我们经常说人类的身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,事实上我们的心理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。在医院里、在监狱中人们可以过得开心,甚至在死亡的边缘也可以拥有好的心态,”格雷说,“每个人都终将面临死亡,而且大部分人恐惧死亡。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,因为它告诉人们死亡并非想象的那样可怕。”
丽莎·爱弗拉克是悉尼大学的研究员,她解释了为什么此项研究参与者的表现没有那么消极,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死亡已经不再那么神秘和不可解释。
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哲学教授哈维·卡雷尔同意“人类的心理具有适应能力”的观点。“人类对死亡这一事实的适应,就像对任何其他事物的适应一样。在刚接到诊断通知书的时候,患者都是惊讶和难以接受的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状况,不再如此的恐惧。”
卡雷尔教授还指出积极的态度与愉悦本身之间的重要区别。因为有很多事情本身并不令人愉悦,甚至会使人痛苦,但我们仍然要积极地面对它。
“博客是写给公众看的,这些文本在他们死后依然会被保存下来。这些语言表述的东西或许只是展示了他们愿意与外界分享的一面,甚至是他们自己建构出来的一种形象。人们真的会在博客中说真话吗?”卡雷尔继续分析道,“或许他们只是‘戴了一张勇敢的面具’。这真的很难分辨,毕竟博客不是一种私人的交流方式。通过写日记,记录与亲密的人的对话或者私人的信件往来,更能反映当事人真实的想法。”
南森是林肯大学的讲师,他也提醒人们不能通过这项研究结果就认为,将死之人会将死亡视作一件完全积极的事情。“‘不消极’和‘欢迎’甚至‘期盼’死亡是完全不同的。人们当然恐惧死亡,他们只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害怕而已。”
事实上,“人类恐惧死亡”和“死亡”本身一样是不可避免的,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平衡。在西方文化中,人们通常假装死亡是不存在的。在东亚文化里,特别是阴阳哲学中,生和死是相辅相成的,没有死就没有生,死亡的存在是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享受生命。
“我认为英美国家存在的是‘抗拒死亡’的文化,因为死亡是一个不能轻易触及的话题,”南森说,“当一个话题越不能被公开讨论,它就会变得愈加令人恐慌。忌讳谈论死亡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人们的不适感,但可能让我们处于一种更长期的焦虑和恐惧中。”
24小时咨询热线:0371-65050950